《千字文》是我国较早的字书之一。宋代以前,《千字文》有三种。一种是传为王羲之曾临写过的钟繇书古千字文;一种为萧子范所撰,世间久已不传;还有一种就是梁武帝命周兴嗣所撰千字文。据宋·董?《广川书跋》记载:
“千字文其初本,得右军遗书,梁武世尝令殷铁石拓一千字,每字一纸,杂碎无序,因命周兴嗣次韵为语,当其成时,一夕须鬓尽白,谓心力极于此书。”
《广川书跋》记,智永拓梁所集千文八百本,江淮诸寺各留其一,至唐代已真伪并出。周兴嗣以后,又有续本和改编本多种,但以周兴嗣所撰流传最广。《千字文》无一字重复,每四字一句,前后押韵,天文、地理、伦理、历史、内容芜杂,然而易读、易记,甚见博学,所以能成为重要的蒙学课本。
《千字文》在启蒙知识、课徒识字的同时,从一开始便成为书法家乐于书写的素材,或用来习字,或馈赠亲友,或作为初学者的范本,这也体现了实用与审美价值的一致性。一千多年来,虽然朝代变迁,历经沧桑,仍有吉光片羽,流传至今。到了现代,随着印刷业的发展,普通读者也能凭借影印获得“下真迹一等”的享受。从珍本影印中,书法爱好者汲取了丰富的营养。作为普及草书的一种尝试,杰出书家于右任曾与草书社同仁遍览当时能够搜集到的草书千字文,以易读、易写、准确、美丽为原则,从中选字,编成标准草书。
据《光明日报》载文,一九六四年,毛泽东同志要看诸家书写的各种字体的《千字文》帖。工作人员很快为他收集了二十余种,行、草、隶、篆,各体皆备。本书的编者孙宝文,受到这一事件的直接启发,在吉林文史出版社繁重的编务之余,向博物馆、收藏单位以及私人广泛搜求,得六十种,于一九九一年由吉林美术出版社精印出版为《历代千字文墨宝》,集上下两册为一函,受到文史界、书法界、出版界高度评价。在此基础上,他又历时五年,辛苦收集到三十种。总共九十件千字文的《历代千字文墨宝》,按作者年代先后编为六集。其中有不少墨迹或碑刻实属罕见,过去未曾影印的至少有二十五种以上。
从这次增订本看,《千字文》书者代不乏人,不少著名书法家(欧阳洵、怀素、赵佶、赵构、赵孟?、文徵明、文彭、王宠、徐渭、徐霖、祝允明、陈淳、董其昌、王澍、傅山)都曾经不止用一种字体书写,足见这篇文字对书法家有着多么长久不衰的魅力。赵孟?自题一卷千字文云:仆二十年来,写千字文以百数。可以断定,历代还有不少千字文作品没有留传下来。本书的搜罗虽已大备,但编者并未放弃继续寻求的努力,特别是海外重要的博物馆是孙宝文同志注意的一个目标。
《历代千字文墨宝》增订本,自传为王羲之所书迄近人沈尹默止,蔚为大观。可以说这一特定的书法内容方面,编者和出版做了一件前人没有做过的大事。编者对每个书家、每件作品均集历代著录评说,并抒以己见,由此,本书为研究一千四百多年来的文化史、书法史更增加了学术价值与史料价值。其对于当代与后书法的推陈出新、承先启后的作用,就更加功不可没了。